王爱勤研究员在白银凹凸棒石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做报告
2015年12月11日,由白银市人民政府、政协甘肃省人口和环境资源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联合主办的“白银凹凸棒石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甘肃省白银市举行。甘肃省政协张世珍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刘维民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王涛院长和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王文利副会长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是围绕白银市凹凸棒石黏土资源的高值开发利用,从政策、发展规划以及技术开发方向等多个层面展开研讨,集思广益、共谋发展,通过“聚心、聚智、聚力”,为白银凹凸棒石黏土资源的深度开发把握方向。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做了题为“甘肃凹凸棒石产业发展再思考”的特邀报告。报告共分为“回顾、转场、分析、思考”四部分,以“凹土缘、凹土情、凹土梦” 为主线,回顾了2000年以来甘肃凹凸棒石黏土开发的历史性事件,介绍了2008年转场盱眙凹土产业的成效,分析了凹凸棒石申请、授权专利趋势和近10年国内外论文发表情况,结合盱眙凹土产业发展经验为甘肃凹凸棒石黏土产业开发提出了有益建议。通过对比美国、甘肃和江苏凹凸棒石黏土产业的开发历程以及近15年兰州化物所在凹凸棒石黏土方面的研究成果,阐释了甘肃凹凸棒石黏土资源的地质成因及微观结构特性及其与江苏、安徽等地区矿品位的差异,指出了甘肃凹凸棒石黏土的特点、潜在开发方向和应用领域。最后针对甘肃凹凸棒石黏土资源特色,为白银凹凸棒石黏土产业发展提出了“整体布局、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和重视“平台建设、创新团队、方向凝练”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产业发展必须做好“产业发展路线图”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突出“政产学研用”的协同作用,同时建议加强甘肃凹凸棒石应用基础研究,搭建研究平台,解决制约凹凸棒石在高端领域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而实现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中心王爱勤研究员被聘为中国日用化学信息中心第十一届期刊编委
2015年12月9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第十一届期刊编辑委员会会议在重庆召开,来自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第十届期刊编委会的工作以及《日用化学工业》和《日用化学品科学》编辑部的工作,讨论了新创刊英文杂志《CHINA DETERGENT & COSMETICS》的相关事宜。同时进行了第十一届期刊编委会换届,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受聘担任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主办两个杂志的编委。
由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日用化学工业》(ISSN 1001-1803)创刊于1971年,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文摘》(RSC)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和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和检索刊物收录。《日用化学工业》还曾多次获国家“‘科技情报成果’一、二、三等奖”;获部委“科技进步奖”以及“优秀科技期刊奖”;获“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奖;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始终保持山西省学术类“一级(优秀)期刊”的荣誉,2015年荣膺中国“百强科技期刊”,同时获“最美期刊”提名奖。《日用化学工业》定位为日化行业内科技学术型期刊,办刊过程中注重凸显学术性、技术性强的特点。重点围绕表面活性剂及其原料、洗涤用品及其专用助剂、个人护理用品及其专用助剂、香精香料和缓释材料等进行选稿,强调新颖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服务于日化行业的科研和生产。《日用化学品科学》为《日用化学工业》姊妹刊,重点刊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及其功能性洗涤助剂、肥(香)皂、化妆品、口腔卫生用品及其他个人护理用品等国外最新科技发展前沿、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市场经济发展动态、产品销售商情、营销战略、品牌策划、热点探讨及行业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同事衍射材料和能源相关内容。
低品位凹凸棒石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015年11月25日,甘肃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低品位凹凸棒石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经质询、讨论,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成果技术路线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一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近年来,中心采用对辊处理-制浆提纯-高压均质-溶剂处理一体化工艺,在保持原有棒晶长度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和二次团聚的问题,成功研发了凹凸棒石无机凝胶、凹凸棒石棕榈油脱色剂、凹凸棒石玉米赤霉烯酮霉菌吸附剂等系列产品。但是,甘肃凹凸棒石黏土矿的凹凸棒石含量不及盱眙和安徽地区高,大多呈砖红色,凹凸棒石棒晶较短、较粗,伴生有白云母、白云石、绿松石、长石和石英等矿物。我国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矿储量丰富,如何将杂色凹凸棒石变白是制约低品位凹凸棒石高值化利用的关键技术。该成果采用一体化工艺在常压条件下实现了低品位砖红色凹凸棒石向白色凹凸棒石的转变,探索了低品位砖红色凹凸棒石变白的机理;同时采用转白凹凸棒石制备的钴蓝/凹凸棒石杂化颜料,具有比钴蓝更优异的色泽、水性分散性能、悬浮稳定性、着色力和遮盖力,在水性涂料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延伸凹凸棒石黏土产业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中心承担的“十二五”国家863课题进展顺利
2015年11月21日,863课题“基于特种资源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2015年度进展讨论会在宁波举行,国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材料处史冬梅处长,项目首席专家、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暴宁钟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宋晓燕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天津大学等各课题参加单位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课题负责人郑文革研究员首先就本课题的参加单位、总体目标、具体任务和整体运行情况向参会人员作了介绍,各子课题承担单位代表分别针对年度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对各自课题进展、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进行了汇报,课题承担单位青海百事特镁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汇报了项目整体财务进展情况,史冬梅处长向与会人员做了关于科技部863项目管理和结题验收要求的报告。中心承担的“凹凸棒黏土纳米新材料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在2015年项目实施期间,本课题共申请专利10件,授权3件,发表SCI论文19篇,建成2000吨/年凹凸棒石空分干燥剂生产线1条,完成了预期的计划和目标。
史冬梅处长对各课题的指标完成情况表示肯定,并就如何加强科技成果凝练、总结和提升提出了宝贵建议。她也对“凹凸棒黏土纳米新材料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子课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期望,表示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课题,下一步要向“硅资源”整合,提升高度,拓展宽度,增加深度,以承担863计划项目为契机,切实把这个产业做好。
项目首席专家、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暴宁钟教授针对项目目标与考核指标、执行进展、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建议各承担单位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加强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考核指标有的放矢地开展研发工作,加强成果的认证,加强各课题之间的融会贯通,将各协作单位的成果量化、链条化、无缝化,切实做好项目验收的保障工作。
通过本次会议交流,各参会人员对863课题完成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课题组对科研成果汇总提供了便利,为课题顺利结题验收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中心王文波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讨论会。
中心王文波副研究员入选2016年度青年创新促进会
2015年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公布了2016年度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名单,中心王文波副研究员入选2016年度青年创新促进会,目前兰州化物所共有17名青年人才入选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中心人员考察广西上思县伊蒙黏土矿
2015年11月14-15日,中心主任王爱勤研究员和康玉茹副研究员赴广西上思县考察伊蒙黏土矿产资源并参观广西伊蒙矿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与防城港市伊蒙黏土新材料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爱勤研究员一行在公司副总经理庞承光等人陪同下,考察了部分伊蒙黏土矿山并进行了实地采样,与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
座谈会上,庞经理等人详细介绍了上思伊蒙黏土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公司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技术指导,生产经营都遇到了相应的瓶颈,期望能够得到中心支持,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王爱勤研究员表示,当下伊蒙黏土的开发存在三个薄弱环节:一是政府缺乏政策性的牵引和支撑产业发展的政策;二是企业缺乏清晰的目标定位以及对市场的充分调研;三是产业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为此,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定位产品研发与市场发展方向,积极构建中长远发展规划,建立或引进技术研发团队以及有效的市场运作方式,促进企业发展。
2012年中心人员曾考察过伊蒙黏土,通关这次考察交流对上思县伊蒙黏土的成因、分布、储量及开发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总体方向与战略定位有了全面的了解。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推进伊蒙粘土矿物的开发应用。
中心王爱勤研究员聘为第六届粘土矿物专委会副理事长
2015年10月31日,由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粘土矿物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高岭土公司、苏州中材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旌凯中科超导高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2015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粘土矿物专委会年会暨六届一次会议”在苏州召开。粘土矿物专委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及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等近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文利出席会议并致辞。专委会秘书长陈丽坤做了第五届粘土矿物专委会工作报告及财务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单位和成员名单,并围绕“市场、创新、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技术交流报告活动。
为了真正形成合力,做强做大粘土矿物,共同推进粘土矿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壮大粘土矿物专委会队伍,第六届专委会吸纳了海泡石、凹凸棒石相关研究的科研院所及企业加入到黏土矿物专委会。鉴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期以来在凹凸棒石研究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被推荐为第六届粘土矿物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同时中心王爱勤研究员聘为第六届粘土矿物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心副研究员康玉茹参加了会议。
王爱勤研究员应邀在西北师范大学做学术报告
2015年10月28日,应西北师范大学的邀请,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做了“从环境材料到纳米复合材料”的学术报告,介绍了环境材料的由来、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三维网络纳米复合材料和生物碳/黏土矿物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展望了纳米复合材料在抗生素废水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院教师、研究生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报告结束后,与师生就报告内容进行了互动交流。
王爱勤研究员应邀在2015’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学术年会做报告
2015年10月25日,由中国硅酸盐协会非金属矿分会主办,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非金属矿》杂志协办的"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年会暨行业十三五科技发展研讨会"在苏州举行,非金属矿分会第八届理事、来自企业和科研院所6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以“需求引领 科技支撑 发展材料 转型升级”为主题,重点围绕未来非金属矿产业发展方向,从技术开发、取得成效、创新思路等多方面展开研讨,围绕需求着重讨论非金属矿科技发展规划,集思广益,探讨方向,谋划发展。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做了题为“黏土矿物:从传统材料到智能材料”的大会报告,从黏土矿物的传统应用、新型应用、功能应用到智能应用,阐述了新工艺和新方法在黏土矿物加工中的重要性。以凹凸棒石类玛雅蓝应用研究为例,强调了系统研究和创新方法对黏土矿物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性,同时呼吁加强黏土矿物的应用基础研究,始终立足世界科技前沿,遵循现代科学研究的范式,不断提高我国黏土矿物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创新研究应该更加着眼于重大的现实需求和制约我国黏土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更加关注原创性思想的培育与发展,通过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取得技术突破。
本次会议还就对接上下游资源,促进产学研联合、系统技术集成与跨界联合的全链条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及应用示范等进行了研讨,就联合组织科技项目等展开了讨论。中心王文波和康玉茹副研究员参加了会议。
“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召开理事会
2015年10月24日,由西北师大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培育组建的“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会议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
甘肃省教育厅副巡视员丁光明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董晨钟教授主持会议并致辞。来自8所大学、3个研究所、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5家企业及9个基地的近40位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成立了“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通过了理事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和理事。我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当选为常务理事。
西北师大雷自强教授汇报了“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组建、发展目标、研究方向、研究任务等情况。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王锁民教授作了题为“荒漠植物抗逆机制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中心宗莉博士参加会议。
王爱勤研究员获淮安市首届“最美科技人”荣誉称号
2015年10月21日,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和淮安市科学技术局联合发文(淮科〔2015〕78号),对淮安市首届“最美科技人”的表彰情况进行了通报。淮安市首届“最美科技人”评选活动,经广泛动员、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和网络票选,最后决定授予10名科技人为淮安市首届“最美科技人”,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因对江苏凹土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获此殊荣。
此次评选活动是在江苏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背景下,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淮安精神,全面推动科技创新,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情,由淮安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发起举行的一次面向全市科技领军人才的评选活动,以表彰获奖人为淮安市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近年来,兰州化物所凹土研发团队在王爱勤研究员的带领下一直致力于凹土产业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研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突破了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技术,解决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发了凹凸棒石纳米无机凝胶、凹凸棒石霉菌毒素吸附剂、凹凸棒石类玛雅蓝颜料、凹凸棒石棕榈油脱色剂等多个高端产品,其中3个产品实现了产业化。
《棕榈油脱胶脱色用凹凸棒黏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获淮安市2014年度十大优秀发明专利奖
2015年10月15日,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树立典型,表彰先进,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专利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为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根据《淮安市服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5个暂行办法(说明)》(淮办发〔2014〕49号)的规定,经过组织专家组严格评审,市人才办决定对10项2014年度优秀发明专利进行奖励。中心康玉茹副研究员申报的“棕榈油脱胶-脱色用凹凸棒黏土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位列其中。
获奖专利以天然凹凸棒石黏土为起始原料,通过活化、改性及表面组装等技术创新,得到了脱色效率高、成本低、绿色环保的新型脱色剂。该脱色剂不仅可以实现对精炼棕榈油、毛棕榈油的高效、深度脱色,而且还能同时脱胶,实现了“脱胶脱色一体化”。该项专利技术产品获得淮安市重点新产品。
2007年,淮安市出台《淮安市发明专利择优奖励暂行办法》,每年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进行集中评审,根据发明的技术含量和推广运用潜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选,遴选出10项优秀发明专利。此次,中心的发明专利成果获此奖项,是对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的肯定。
王爱勤研究员应邀在2015’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产品展示交流会做报告
2015年9月24-25日,由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主办和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协办的“2015’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产品展示交流会”在西安召开。工信部和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委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来自企业和科研院所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大会主题是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应会议组委会的邀请,王爱勤研究员做了题为“加强黏土矿物比较研究,促进产品转型升级”的大会报告,从各种矿物的形成及其伴生矿物提出了加强黏土矿物比较研究的重要性,以黏土矿物自身应用和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为例,阐述了伴生矿物在高值化应用中的作用,同时呼吁加强黏土矿物的应用基础研究,为高值化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非金属矿工业经历十余年的跨越式增长,取得了较快发展与进步,但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我国传统工业产能过剩以及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我国非金属矿工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旺、产品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经济环境下,为了深入研讨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发展政策与趋势、展示非金属矿工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拓展非金属矿产品应用领域、促进非金属矿产业与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非金属矿工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本次会议。中心王文波和牟斌副研究员参加了会议。
宗莉博士参加第12届东亚及东南亚土壤科学联合会国际会议
2015年9月18-21日,由东亚与东南亚土壤学联合会、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12届东亚及东南亚土壤科学联合会国际会议(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Federation of Soil Science Societies)在南京召开。包括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IUSS)主席、德国基尔大学Rainer Horn教授,IUSS前主席、韩国江原大学Jae Yang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办公室(FAO-RAP)土地管理官员Yuji Niino博士,中国土壤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研究员以及来自21个国家(或地区)的约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Rational Utilization of Soil Resourc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安排了5个大会报告。在主题分别为“Asia Soil Informatics”、“Soil biogeochemical interfaces”、“Soil Fertility and Plant Nutrition”、“Soil Environment and Food Security”、“Green House Gas Emission in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High yield of rice and sustainable soil utilization”、“Amelioration of Problematic Soils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Soil Ecolog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Effects”及“Research frontiers on microb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cesses in paddy soil”9场分组研讨会上,78位代表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期间还展示了100篇墙报。中心宗莉博士参加了论坛,并展示了 “Effect of attapulgite clay based materials on physic-chemical properties of sandy soil and plant growth”的墙报。
康玉茹副研究员参加中国饲料霉菌毒素危害与防控论坛
2015年9月15--17日,中国饲料霉菌毒素危害与防控论坛在郑州黄河迎宾馆举行。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技术学院、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河南亿万中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以“霉菌毒素危害与防控"为主题,安彭利(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eon Broom 博士、加拿大圭尔夫食品研究中心周挺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林海教授、美国北达卡他州立大学 Michelle S. Mostrom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马秋刚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计成教授、法国国家农验研究院与饲料毒素研究所Isabelle Oswald所长、台湾国立宜兰大学动科系主任郑永祥教授分别作了《霉菌毒素与肠道健康》、《饲料呕吐毒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家禽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常见霉菌毒素的代谢及解决方案》、《动物黄曲霉毒素中毒症及其辅助治疗》、《霉菌毒素生物降解技术》、《霉菌毒素的两大目标免疫系统和小肠》、《霉菌毒素管控与特效酶开发及验证》的主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饲料的企业代表、行业专家、院校专家、媒体代表共计300多人参加,大会还特邀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台湾等国内外知名霉菌毒素防控领域专家、学者分享交流。中心康玉茹副研究员参加了论坛。
王爱勤研究员应邀在永新集团50周年庆典做学术报告
2015年9月19日,西北永新集团公司举办庆祝建厂50周年学术报告会暨重大科技合作签约活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院士、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郑华平、甘肃省科协副主席李克平、兰州大学副校长潘保田、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杨青春等出席上述活动。应永新集团邀请,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做了“凹凸棒石资源:从传统材料到智能材料”的专题学术报告,在介绍凹凸棒石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后,结合凹凸棒石的特点和在涂料等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从传统材料到智能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过程,展望了智能材料未来在涂料中的应用前景。中心 王文波和牟斌副研究员参加了会议。
甘肃省临泽县人民政府凹土考察团参观中心
2015年9月12日,甘肃省临泽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冯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玉林、副县长曹天斌、政协副主席张立聪、办公室副主任石有聪以及县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工信局和招商局的有关领导一行来盱眙调研、考察、学习凹土产业发展。考察团一行在中科院盱眙凹土研发中心副主任郑茂松和盱眙凹土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孙霖的陪同下参观中心,并与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切交谈。冯县长表示,临泽有非常好的凹土资源,县政府预备将凹土产业发展列入县“135发展规划”,期望中心人员在研究盱眙凹土的基础上能够关注、关心、研究临泽凹土,为凹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做出努力。随后,考察团与盱眙县相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家代表进行了座谈,盱眙县副县长章文风出席了座谈会。
中国包装总公司总经理宗坚一行访问中心
2015年9月2日,中国包装总公司总经理宗坚一行来中心参观访问,中心主任王爱勤研究员陪同参观了中心实验室,在随后的座谈会上,王爱勤主任全面介绍了国内外非金属矿资源分布、产业发展现状和市场应用情况以及中心多年来在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开发以及产业化等多个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凹凸棒石为代表的黏土矿物具有天然纳米结构,在复合材料领域中可以作为“钢筋”,使复合材料增强增韧,同时还可提高材料的耐老化、阻燃等性能,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宗坚总经理介绍了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公司未来在非金属矿领域的发展规划。公司在未来要更加关注黏土矿物,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升级,为拓展黏土矿物在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提供支撑,并希望双方能够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交流,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双方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奠定基础。中心王文波副研究员参加了座谈会。
康玉茹副研究员挂职第八批科技镇长团
2015年8月26日,江苏盱眙县第八批科技镇长团下派工作会议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贺宝祥出席会议,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俊祥主持会议,副县长胡国堂介绍挂职经验。第七、第八批科技镇长团全体团员及拟挂职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第八批科技镇长团5位专家在盱眙挂职,中心康玉茹副研究员将挂职古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和盱眙县凹土管委会副主任。
中心党支部协助举办化学发明专利撰写专题知识讲座
2015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审查员朱峰为全所职工和研究生作了题为 “化学领域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专题知识讲座。此次讲座由研究所党委办公室、资产与产业处和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绿色化学研发中心党支部联合举办,是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意比赛主题活动之一。讲座主要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重要性、发明点及技术方案的确认、说明书撰写基本要求和技巧、权利要求的布局等四个方面解读了化学领域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技巧和方法。最后,他就大家在平时专利申请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和交流。
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研讨会
2015年8月15日,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相关人员就承担的2014年度“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模板辅助高选择性三维网络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铷、铯、锶吸/脱附性能研究”进行了研讨与交流。中心朱永峰博士做了“多孔凝胶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吸脱附性能研究”学术报告,项目合作者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叶秀深博士做了“盐湖卤水中铷、铯、锶的分布、分析及分离研究”的专题报告,之后双方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就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分工做了进一步明晰。该交流活动将有效保障项目按节点目标进行。近年来,三维网络吸附剂因具有吸附速率快、吸附容量高、易分离、易再生等明显优势,在重金属、有机染料等治理方面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尚未在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得以应用。作为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针对钾、镁、硼、锂,而伴生的铷、铯、锶等稀散元素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项目拟利用发泡剂的模板辅助作用,通过分子设计构筑一系列含有不同孔隙分布和功能基团的颗粒状三维网络吸附材料,以盐湖资源中铷、铯、锶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网络内部孔隙形成的基础上,明晰水凝胶中孔隙的分布以及功能基团与盐湖稀散元素的选择性吸附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些稀散离子在水凝胶吸附材料上的脱附行为;最终为实现盐湖中稀散元素的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王爱勤研究员应邀担任Green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杂志编委
2015年8月12日,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受Frontier出版集团旗下期刊Green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主编Steven L. Suib教授的邀请,出任该刊编委(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journal/all/section/green-and-environmental-chemistry#editorial-board)。该杂志主要出版绿色化学、环境化学等相关研究方向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高水平论文,具体包括:环境化学和生物学机理、污染物去除、污染防治、污染场地处理、固液气污染物、绿色合成和环境监测等多个方面。 Frontiers 数据库成立于2007年,是一个论文开放获取出版社,推动同行评审、论文评价和研究网络创新。"Frontiers in"期刊系列有54个期刊,涵盖350多个学术专业方向,拥有超过20万全球领先的研究人员,Frontiers 是开放获取学术出版商协会(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http://www.oaspa.org/member/Frontiers)的注册会员,在2014年获得了ALPSP 出版创新奖。
中心人员回访环境材料的应用效果
2015年7月31日-8月6日,王爱勤研究员、杨效和高工和宗莉博士回访了近年来中心研制的环境材料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对生态植被恢复的情况。
从2001年开始,中心以再生资源和非金属矿高值化利用为背景,以“源于自然,用于自然,融于自然”的环境友好材料为方向,以环境材料在节水农业、生态恢复和水体净化等方面的应用为目标,先后开发了满足困难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用保水、输水、防蒸腾、盐碱抑制、促根和种子大粒化等新材料。尤其是2006年后,分别承担了科技部863项目“低成本多功能仿生固沙新材料”(项目编号2006AA03Z0454)、科技部863现代农业技术专项“绿色环保多功能节水制剂”(项目编号2006AA100215)和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项目“困难立地条件造林用新材料的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KGCX2-YW-501),重点开展了具有缓释肥料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保水材料和仿生智能固沙材料的研究,同时探索了在“板结型”及“高盐碱”土壤中植被恢复用新材料的集成方法研究,开展了不同立地条件的应用模式研究工作。为了了解材料的持续应用效果,此行重点回访了在民勤腾格里沙漠和酒泉卫星基地的植被生长情况。在民勤应用基地种植的梭梭树已经成林,在酒泉卫星基地种植的各种树木已绿树成荫,得到了应用部门的充分肯定,进一步说明必要的材料干预是生态恢复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与此同时,还实地调研了正在承担的阿拉善(中科)适用新技术研究院“沙生植物用保水保肥复合材料”项目实施后的生长情况。该项目主要是通过学科交叉、材料复合和技术集成,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沙生植物用保水保肥复合材料和集成技术。使用材料后葡萄育苗和梭梭树长势良好,与对照比有显著差别。
周岩民教授为中心人员作专题学术报告
2015年7月26日,应中心王爱勤研究员的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与饲料科学系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周岩民教授,为中心全体人员作了题为“我国饲料工业技术创新重点需求”的学术报告。报告深入浅出的剖析了近年来关于饲料工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周岩民教授多年来从事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饲料安全与健康养殖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他积极倡导凹凸棒石在饲料养殖中的应用并率先实践,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实际应用。正是在他的建议和影响下,中心从2013年开始从事凹凸棒石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研究开发工作,形成了与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神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互动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报告会后,大家就关心的安全养殖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通过交流互动更明晰了今后合作的工作重点和目标。
兰州化物所盱眙凹土研发中心获中国凹土都梁香兰奖
2015年7月25日,由江苏省科技厅、中科院南京分院、盱眙县人民政府和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凹土高层论坛暨2015,凹土产业博览会”在江苏盱眙隆重举行。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淮安市副市长戚寿余、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蒋跃建、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孙春雷、中科院南京分院副院长杨涛、中科院兰州分院副院长杨青春和兰州化物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齐华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凹土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近300人参加论坛及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齐华代表研究所与盱眙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新一轮共建中心协议,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向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颁发了“中国凹土都梁香兰奖”。
2010年6月,兰州化物所与盱眙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中心协议,同年8月中心正式注册并得到了江苏省科技厅重大创新载体项目支持。5年多来,中心围绕地方凹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凹凸棒石应用基础、高值化利用和分析测试3个功能平台,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和梯队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建实现了凹凸棒石棒晶束的高效解离,解决了制约凹土应用发展的瓶颈因素,开发了纳米无机凝胶、棕榈油脱色剂、类玛雅蓝颜料和霉菌毒素吸附剂等系列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性价比的凹凸棒石产品,参与起草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凹凸棒粘土》GB29225-201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凹凸棒石粘土制品》JC/T 2266-2014,形成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良性发展模式和“应用研究—中试放大—产品生产”上下游互动的运行模式,对盱眙凹土产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技术推动作用。中国凹土高层论坛组委会认为,中心的工作使资源更可持续化,产品更多样化,成果更产业化。中心团结协作、务实工作、努力实践、率先垂范,积极推动凹土产业高值发展,为“中国凹土之都”建设做出了突出成绩。
“中国凹土都梁香兰奖”由中国凹土高层论坛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从事凹土相关研究、应用和生产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的奖项。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动我国凹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表彰奖励在凹土产业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科技人才和单位,激励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为凹土高值化利用作出新的贡献。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一届奖励人数或单位不超过2名(个),对获奖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50万元和10万元的凹土基金资助。王爱勤研究员曾获得2011年首届“中国凹土都梁香兰奖”,本届是首次将该奖项授予集体。
在“第十届中国凹土高层论坛暨2015,凹土产业博览会”上,王爱勤研究员作了“凹凸棒石的几个关键问题”的大会报告,张玉洁博士作了“凹凸棒石基有机无机杂化颜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的报告。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了论坛会议。
王爱勤研究员当选为江苏省凹凸棒石黏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2015年7月25日,市科技局产学研及国际科技合作处处长靳军主持召开了江苏省凹凸棒石黏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议。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文利,淮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朱海军,中科院盱眙凹土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主任王爱勤出席会议,联盟全体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凹土产业创新战略联盟2014年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共同探讨联盟下步发展,同时对联盟理事会成员进行调整。会上,汪成军秘书长作联盟年度工作报告;郑茂松副主任解读了2015年度开放课题指南;会议讨论通过了联盟理事会成员名单,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当选为江苏省凹凸棒石黏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作为当选理事长王爱勤说,国内已经吹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本届凹土论坛也吹响了“万众创新,点土成金”的集结号。就下一步如何突破技术,实现凹土人的共同愿望,一是从凹土产业发展的层面上,要提前做好“十三五”的规划;二是由于申报项目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要以新一届技术联盟为牵头单位,组织好相关项目的申报;三是除了技术方面原因会制约凹土产业发展,还要破解合作机制方面的瓶颈,实现联动创新。
兰州化物所承担的2个院地合作项目通过验收
2015年7月24日,由南京分院组织对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的院地合作储备项目“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吸附剂”(项目编号DBNJ-2011-05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纳米凹凸棒石黏土无机凝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编号YDJDBNJ-2012-012)进行了验收,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经验收组专家评审,认为项目执行情况良好,按计划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考核指标,实现了预期目标,经费使用合理,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吸附剂项目以凹凸棒石黏土作为无机组分,一步法创制了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粒状吸附剂产品,建成了年产3000吨凹凸棒石黏土复合吸附剂生产线。纳米凹凸棒石黏土无机凝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从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关键技术入手,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无机凝胶产品,建成了年产10000吨生产线。项目形成了行业标准JC/T2266-2014《凹凸棒石黏土制品》并已发布实施,出版《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及其纳米功能材料》专著1部,共申请发明专利10件,授权4件。其中,纳米凹凸棒石黏土无机凝胶荣获2014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2014年度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二等奖,产品在多家企业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兰州化物所盱眙凹土研发中心召开年度管委会会议
2015年7月24日,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管委会会议在盱眙召开。中国科学院刘维民院士,中科院兰州分院副院长杨青春,院长助理、院地合作处处长张健,中科院南京分院院地合作处处长尹睿,盱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顾强,盱眙县科技局局长王佩华,盱眙县凹土管委会主任岳峰,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副郑茂松,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齐华,所长助理赵培庆,科技处处长张兵,中心合作企业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中心管委会会议每年在兰州或盱眙召开1次。在研究所与盱眙县人民政府签署新一轮共建中心协议之际,本次管委会会议更聚集如何进一步协同创新、突破技术、驱动产业。中心主任王爱勤研究员围绕中心运行、产学研合作、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做了工作汇报。一年来,开发的凹凸棒石纳米无机凝胶,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开发的凹凸棒石高效棕榈油脱色剂,在企业实现了万吨级规模试生产;开发的凹凸棒石高效霉菌毒素吸附剂,与企业合作正在进行万吨级生产线建设;参与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饲料级凹凸棒石(粉)》已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在为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模式的转变作出努力。
管委会委员认为:中心成立以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和互动,促进了产学研的合作。中心连续2年考核为优秀,在第十届中国凹土高层论坛上又获得了“中国凹土都梁香兰奖”集体奖,进一步说明中心的工作务实有效,期望进一步发挥中心在新兴产业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影响作用,在产学研用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王齐华书记对南京分院以及盱眙县人民政府对凹土中心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在南京分院的支持下,中心获批了STS建设项目;盱眙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与兰化所的合作,在中心运行方面给予了支持。科研单位有义务把实验室的成果推广到企业,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为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期望中心在研究领域上继续拓展,在高端产品开发方面继续突破。兰化所将持续对盱眙凹土中心平台给予支持,为凹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会后还举行了863项目专家咨询会。
会议召开之前,与会领导参观了凹土科技园、凹土都梁香兰大厦、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以及与兰化所中心合作的主要企业。
中心在盱眙举行2015年中期工作总结会
2015年7月22-23日,中心全体人员在中科院盱眙凹土中心4楼会议室举行了年度中期工作总结会。中心人员采用PPT汇报了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体会等,同时还有提问和讨论环节。通过总结交流,既展示了每个人的研究成绩,又促进了相互交流。 围绕中心的发展规划布局和下半年的研究工作,王爱勤研究员总结了本次会议。他指出,在“第十届中国凹土高层论坛”举办前夕,工作总结会在盱眙举行有特殊的意义。近年来,中心在凹凸棒石应用基础和产品研发方面均取得了进展,产品更加多样化,成果更接近产业化,这与大家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的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同仁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开拓创新,开发新材料和新产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家的工作既有亮点,也有不足,希望多总结,多交流,多思考,用新思维思考新问题,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心将不断开启新的工作局面,为盱眙凹土产业发展做更大的贡献。中期总结会期间,还举行了承担863项目的总结会,通过研讨进一步明晰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和王文波副研究员参加第5届胶体与界面国际会议
2015 年 6 月20 日至 26日,应组委会主席H. Griffiths博士邀请,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和王文波副研究员在荷兰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Netherland)参加了第5届胶体与界面国际会议(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Colloids and Interfaces 2015)。来自国际46个国家的400余名从事胶体与界面科学的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全球知名的Elsevier出版集团主办,并得到胶体与界面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的全力支持。会议涵盖了胶体与界面研究领域5大主题,包括胶体及纳米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和纳米医学、工程表面和界面、先进的表面活性剂和软质生物胶体以及新理论、新现象和新技术。每个主题由一个本领域杰出专家的大会报告开场,不同主题的分会场包括keynote 报告和口头报告以及海报展览。会议邀请了5位国际知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14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共展示墙报325篇。本次会议特别邀请Keith P Johnston教授发表演讲,Keith P Johnston教授为胶体与界面科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该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作者。会上还表彰了2014年胶体与界面领域的特殊贡献奖。
通过本次会议学习,了解了国外在材料界面设计和功能化调控方面的最新动态,在研究思路方面受到了启迪。会议期间,还与多家从事胶体与界面相关测试仪器生产商进行了交流,了解了最新的分析测试仪器及新功能,为提高实验室分析检测水平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中心2015年度毕业研究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2015年5月26日,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化楼四楼会议室举行了4名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答辩委员会由西北师范大学雷自强教授、兰州大学刘鹏教授、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齐华研究员、邸多隆研究员、邵士俊研究员和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罗志河高级工程师组成,雷自强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张媛博士的答辩题目是“凹凸棒石的微观结构及其纳米杂化材料研究”;张文博博士的答辩题目是“杂化结构电活性复合材料的可控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吴磊博士的答辩题目是“基于有机硅烷的稳定特殊润湿性多孔材料的研究”;唐洁硕士的答辩题目是“凹凸棒石/碳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答辩过程中,答辩同学准备充分,PPT图文并茂,汇报了各自在研究生期间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结果。专家们对每个答辩同学的阐述和论文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和建议,现场互动热烈,学术气氛浓厚。 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一环,论文答辩不仅是一次同学们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相信通过此次答辩,同学们的研究水平和论文写作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张媛博士做答辩汇报 张文博博士做答辩汇报
吴磊博士做答辩汇报 唐洁硕士做答辩汇报
2015年度研究生和导师及答辩委员会专家合影
农业部标准《饲料原料 凹凸棒石(粉)》预审会在南京召开
2015年5月15日,农业部行业标准《饲料原料 凹凸棒石(粉)》标准预审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召开。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王恬教授和高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徐建雄教授,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副所长王蓓、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畜牧兽医局局长宋晓春、江苏省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冯三令高级畜牧师和江苏省盱眙凹凸棒石黏土行业协会郑茂松研究员组成的专家组对该标准进行了评审。预审会上,标准起草小组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周岩民教授向专家组汇报了标准的任务来源、技术内容和编制过程等情况,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修改意见。建议起草小组逐条修改完善后,形成标准送审稿。该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江苏省饲料工作办公室、江苏神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张俊平研究员获“兰州化物所优秀青年”奖
2015年5月4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了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表彰大会暨第十九届青年学术论坛。中心张俊平研究员获得“兰州化物所优秀青年”奖。
王爱勤研究员当选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理事
2015年5月4日,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近日完成换届,共有理事56名,王爱勤研究员当选为第八届理事。
王爱勤研究员应邀在第三届污染场地政策、环境管理与修复技术国际研讨会作大会报告
2015年4月26-29日,“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污染场地政策、环境管理与修复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英国Lancaster University和美国Geosyntec公司共同主办。会议宗旨是“促进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调查监测及修复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等的进一步完善,加快我国土壤及场地污染修复行业的健康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银桥,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Matthew Rous,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冯仁国,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潘碧灵,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沈仁芳等领导和来自国内外100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近500人出席会议。
会上,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沈仁芳宣布了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学术顾问及副主任名单,并颁发聘书。中心王爱勤研究员被聘为该专业委员会委员,并受邀作了题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及其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思考》的报告。报告系统介绍了兰州化物所过去10余年在土壤改良及其重金属吸附材料设计、研发和应用中取得的科研成果,提出了土壤修复材料“源于自然,用于自然,融于自然”的修复理念,并呼吁加强协同创新,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土壤修复领域的健康、快速发展。
研讨会现场气氛融洽、精彩纷呈,报告内容丰富,涉及我国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制度、政策法规、调查监测及修复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等,既有针对重要科学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有面向市场和产业的应用开发研究。 中心宗莉博士参加了研讨会。
甘肃荣丰能源科技集团到中心访问交流
2015年4月24日,甘肃荣丰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颜芝以及公司相关人员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访问交流。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谢铭,兰州化物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齐华等陪同调研和座谈。
颜芝一行在兰州化物所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研究所科技展览室和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了解了研究所基本概况、学科方向、科研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工作进展、成果与产业化等情况,并就如何加强与兰州化物所的合作交流进行了座谈。
谢铭表示,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兰州化物所积累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尤其是在新材料和资源高值化领域方面。甘肃荣丰能源科技集团实力雄厚、企业文化良好,对科技需求旺盛。希望通过此次兰州分院牵线搭桥,为双方未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颜芝简要介绍了甘肃荣丰能源科技集团以及所属子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技术需求。兰州化物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王爱勤介绍了目前凹凸棒石领域的研究现状、兰州化物所在该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可能合作的技术,希望能够与有战略眼光和雄厚实力的公司合作,开展科技攻关与合作,推进研究所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共同为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颜芝表示,甘肃荣丰能源科技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希望以后双方加强交流与合作,研究所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促进企业科技能力的提升。
新疆理化所副所长崔旺诚一行访问中心
2015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崔旺诚副所长和王晓焕副研究员访问中心。在中心主任王爱勤研究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研究所科技展览室,了解了研究所的历史沿革、人才队伍、学科方向、科研平台、科技成果等,随后与中心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王晓焕副研究员首先做了题为《高效脱汞吸附材料在氯碱工业含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的交流报告,从含汞废水来源、危害、处理方法、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随后双方就高效脱汞吸附材料的中试放大及产业化进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和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崔所长表示,目前理化所在重金属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材料在实际的放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中心在该领域研究多年,有着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以及经验积累,希望能够得到相关技术指导。另外,新疆具有丰富的非金属矿物,中心已在凹凸棒石黏土矿物研究领域做出了影响力,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深了解,加强合作,促进新疆非金属矿物的研发以及在重金属污染等治理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也期待双方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通过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共同发展。王爱勤研究员表示,近年来中国水体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改善水环境,国家近期也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水污染的防治将成为未来科研人员重点关注的方向。目前中心围绕凹凸棒石黏土在环境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将进一步针对水体污染的治理开展相关研究,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水体污染的治理。中心张俊平研究员、汪琴副研究员、牟斌副研究员等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牟斌和康玉茹入选淮安市 “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培养对象
2015年4月20日,根据淮安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淮安市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实施意见》(淮人才〔2011〕1号)和《关于组织开展“533英才工程”培养对象增选工作的通知》(淮人才办〔2014〕11号)要求,经过各县区和市各有关主管组织申报、初步审核,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遴选出1203名拟增选培养对象,中科院兰化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牟斌和康玉茹入选淮安市 “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培养对象。
王爱勤研究员应邀在甘肃省科技厅作报告
2015年3月16日,应甘肃省科技厅的邀请,中心主任王爱勤研究员围绕凹凸棒石产业发展作了题为“汇聚力量,突破技术,发展产业”的专题报告。王爱勤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凹凸棒石分布、产业发展和研发现状;接着从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纳米复合三维网络吸附剂、凹凸棒石棒晶束解离、凹凸棒石纳米无机凝胶、凹凸棒石棕榈油脱色剂、凹凸棒石玉米赤霉烯酮吸附剂、凹凸棒石玛雅蓝颜料、生物碳/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系统介绍了兰州化物所的研发历程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最后,结合江苏盱眙凹凸棒石产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对甘肃凹凸棒石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对凹凸棒石在抗菌和废弃物为原材料的生物碳/凹凸棒石治理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板结和土壤肥力下降以及脱硫等方面的应用作了展望。与会人员畅谈了甘肃凹凸棒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强调凹凸棒石产业应该纳入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密切产学研合作,推动甘肃凹凸棒石的高值化利用。甘肃科技厅厅长李文卿、副厅长巨有谦、办公室主任庞一龙、高新处处长张怡静、社发处处长王晓光、国际处处长欧阳舂光、成果处处长马锟和中科院兰州分院党组书记谢铭、科技合作处总工陈峰、兰州化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齐华、科技处处长张兵等出席了会议。
兰州化物所盱眙中心获2014年度凹土科技机制创新奖
2015年3月10日,盱眙县人民政府召开“2014年度凹土产业总结大会”,盱眙县人民政府县长贺宝祥、盱眙县政协主席、盱眙县凹土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赵长桂、副县长顾强以及来自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2014年科技创新工作,表彰奖励了2014年在凹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兰州化物所凹土中心被授予“科技机制创新奖”。
兰州化物所盱眙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服务产业为宗旨,以创新为己任,在凹土关键技术突破、高端产品研发、体制机制创新和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进展,形成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模式。贺宝祥县长对中心多年来在技术研发、产业化、运行模式创新等方面为盱眙凹土产业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希望中心在即将到来的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方面发挥自身的创新优势,定位更高,目标更远,力争在2015年取得更大突破。
在盱眙县政府的支持和凹土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心下一步将加强化从单纯技术合作向战略合作转变,从点式合作向全面合作转变,构建优势互补的联合体和服务平台,为盱眙凹土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心与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座谈交流
2015年3月6日,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罗志河副总、李华明副总等一行4人来所与中心人员围绕凹凸棒石黏土应用进行了深度交流。在2014年12月12日,中心主任王爱勤研究员带领中心人员考察了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双方围绕凹凸棒石在涂料和油漆中应用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交流,并梳理出了目前在涂料和油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厘清了可能合作的几个方面。在前期交流的基础上,本次座谈主要围绕如何进一步聚焦方向、落实结合点、明确未来规划等几个方面展开。王爱勤研究员系统介绍了中心近年来在凹凸棒石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深入分析了公司技术需求和中心技术储备之间可能的结合点,提出了未来在技术合作和平台建设方面的规划和设想。罗志河副总也提出了公司在凹凸棒石应用方面规划的几个主体方向。经过双方友好的交流和探讨,形成了触变性矿物凝胶、涂层和类玛雅蓝颜料等几个方向的结合点,并在技术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和未来规划方面初步达成了共识。双方表示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与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凹凸棒石在涂料、颜料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拓展应用范围。 座谈会开始前,罗志河副总、李华明副总等一行还参观了化物所的展览室和中心实验室。
功能复合材料组举办主题活动
2015年2月5日,功能复合材料组举办了“我的2014,我的2015”主题演讲活动,课题组全体老师和学生齐聚一堂,结合切身感受和本职工作,真情回顾了2014年的工作、生活,有成功后的喜悦、挫折后的惆怅,但更多的是经历后的感悟,憧憬了自己的美丽梦想和2015年的美好愿望。
他(她)们用饱含真情的语言娓娓道出了自励自强的种种经历和感受,从不同的角度、思维发自肺腑地表达了对父母、老师、课题组及亲朋的感恩之情,抑扬顿挫间慷慨激昂,点点滴滴间流露真情。每一位感人肺腑的演讲,都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深受触动,几度欢声笑语,几度掌声雷动,更有几度热烈盈眶。尤其是新进入课题组的学生,来到一个新环境、初次接触到一项新工作,与大家分享了在工作中遇到喜怒哀乐,更是充分表达了怀揣梦想、踏上征程的信念和决心。
2015年即将到来,大家放飞梦想、精彩飞扬,为课题组发展和团队建设建言献策,为个人梦想追求勾画蓝图。大家一致表示,2015年要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课题组发展建设和科研事业中去,尽每个人的努力,实现课题组大家庭的共同梦想。
尽管主题活动时间很短暂,但他们都用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多方面地诠释了“爱在身边、情在左右、梦在路上”这个深切的含义,用激情澎湃的语言抒发了各自对未来发展的所感所想和肺腑之言,全场人员都安静聆听那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感受着“正能量”的时刻陪伴。通过这次主题活动,不但使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才华,锻炼了自己的口才,更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感恩与奉献、努力与成功、追求与梦想”的重要性,并树立起“学会感恩他人、真诚奉献自己”的良好风气和品质。
王爱勤研究员名列爱思唯尔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15年2月2日,爱思唯尔发布了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榜单将1651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呈现给学术界和公众,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名列化学工程榜单。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的研究数据来自爱思唯尔旗下的Scopus数据库。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2/313272.shtm
中心人员到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交流座谈
2015年1月29日,受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邀请,中心王爱勤研究员与盱眙县科技局副局长郑茂松一行与该所有关人员进行交流座谈。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中心主任林玉锁、科技处副处长葛峰等出席了座谈会。会议讨论了合作共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盱眙凹土研发中心共建方案具体事宜,并就当前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互动与探讨。在听取林玉锁主任对当前环境污染存在现状问题的分析以及亟待解决环境污染重大问题后,王爱勤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中心近几年来围绕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开展的相关工作。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与交流,发挥各自科研优势,加强凹凸棒石黏土在环境治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拓展凹凸棒石矿物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范围。中心康玉茹副研究员和牟斌博士参加了座谈会。
马来西亚棕榈油脱色废土再利用工艺开发工作交流会
2015年1月28日,马来西亚棕榈油脱色废土再利用工艺开发工作交流会在中科院盱眙凹土中心举行。牟斌副研究员做了项目进展汇报。双方围绕工艺方案的确立、生产线设计、设备选型和下一步工作展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经过1年多的开发研究,中心已完成了实验条件的考察与脱色性能的全面评价,产品脱色性能已达到项目设定目标。下一步中心将配合企业进行生产线的建立。马来西亚W黏土公司董事长黄振诒以及廖诚、庄永升、盱眙国盛矿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尉和中心王爱勤研究员、牟斌、康玉茹副研究员参加了会议。
中心人员参观湘潭大学和中南大学
2015年1月22日,中心王爱勤研究员、王文波、康玉茹副研究员、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副主任、兰州化物所兼职研究员郑茂松、盱眙县澳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庆华、江苏玖川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培友一行,在湘潭大学副校级督导张海良教授陪同下参观了湘潭大学,并与湘潭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座谈会上,张教授热情介绍了湘潭大学基本概况以及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团队建设及教学科研情况。王爱勤研究员代表中心介绍了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以及盱眙中心的建设及科研情况。湘潭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多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和丰硕的科研成果,有着办学的独到之处和先进的科研理念。
同日,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应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南大学矿物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杨华明教授的邀请,到中南大学进行互动交流。在欧阳静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之后双方就当前环境材料和矿物材料的研发及其应用研究交流了看法。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副主任、兰州化物所兼职研究员郑茂松、中心王文波、康玉茹参加了交流座谈。
第一届中国海泡石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湘潭召开
2015年1月21日至22日,第一届中国海泡石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在湘潭鑫田国际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非金属工业协会和湘潭市产业创新研究院主办,由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湘潭产业集团、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湘潭大学联合承办。应大会主办方邀请,中心王爱勤研究员做了《凹凸棒石与海泡石》专题报告,在详细对比海泡石与凹凸棒石的结构、成因、性能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课题组多年来在凹凸棒石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心王文波、康玉茹副研究员参加了研讨会。海泡石是一种层链结构的含水硅酸镁纤维状黏土矿物,具有吸附、脱色、隔热、绝缘、耐腐蚀、抗辐射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涂料、油漆、油墨、造纸、铸造、环境保护、国防科工等多个领域。海泡石属特种稀有非金属矿,目前世界上已探明储量约为8000多万吨,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中国、美国、土耳其等少数几个国家。我国海泡石主要分布在湖南、河南、河北、江西等省,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湖南境内。我国海泡石已探明储量2600万吨,湘潭市境内探明储量为2140万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八成,远景储量在300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25%。